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仿真模型及仿真方法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仿真模型及仿真方法,北京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王克坚,张宇 ,热管理网专利下载
热管理专利详情:
  • 作者:王克坚,张宇
  • 申请人: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省名称:北京
  • 公开号:CN106468887A
  • 公开日:2017-03-01
  • 专利类别:发明公开
  • 文件大小:864.8KB
专利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仿真模型及仿真方法,可以将对驶舱进行热管理的仿真和对电池组进行热管理的仿真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仿真模型。在本发明的仿真模型下,用户可以通过控制各器件模型的工作状态,从而对单驾驶舱制冷模式、单驾驶舱加热模式、单电池组制冷模式、单电池组加热模式、驾驶舱和电池组同时制冷模式、驾驶舱和电池组同时加热模式、驾驶舱制冷电池组制热模式、驾驶舱制热电池组制冷模式进行仿真。本发明仅通过一套仿真模型就完成了对各种工况下的热管理进行仿真,提高了仿真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专利主权项:
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模型(101)、冷凝器模型(102)、第一三通模型(131)、第一电磁阀模型(121)、蒸发器模型(105)、第二三通模型(132)、热交换器模型(103)、第二电磁阀模型(122)、第一水泵模型(141)、电池组模型(106)、第三三通模型(133)、第三电磁阀模型(123)、第四三通模型(134)、加热器模型(104)、第五三通模型(135)、暖风水箱模型(107)、第二水泵模型(142)、第六三通模型(136)、第四电磁阀模型(124)、单向阀模型(109)和风扇模型(108),所述压缩机模型(101)的制冷剂出口与所述冷凝器模型(102)的一端连接,所述冷凝器模型(10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通模型(13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通模型(131)的第二端、第三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磁阀模型(12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磁阀模型(12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模型(121)的第二端与所述蒸发器模型(105)的一端连接,所述蒸发器模型(10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通模型(132)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三通模型(132)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压缩机模型(101)的入口和所述热交换器模型(103)的制冷剂出口(d)连接,所述热交换器模型(103)的制冷剂入口(c)与所述第二电磁阀模型(12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加热器模型(104)的一端与所述第六三通模型(13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三通模型(136)的第二端、第三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水泵模型(142)的入口、第四电磁阀模型(12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水泵模型(142)的出口与所述暖风水箱模型(107)的一端连接,所述暖风水箱模型(10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三通模型(135)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五三通模型(135)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加热器模型(104)的另一端、所述单向阀模型(109)的入口连接,所述单向阀模型(109)的出口与所述第三三通模型(133)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三三通模型(133)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磁阀模型(123)的第一端、所述电池组模型(10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池组模型(106)的另一端与所述热交换器模型(103)的冷却液出口(b)连接,所述热交换器模型(103)的冷却液入口(a)与所述第一水泵模型(141)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一水泵模型(141)的入口与所述第四三通模型(134)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四三通模型(134)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磁阀模型(123)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磁阀模型(12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风扇模型(108)设置在所述暖风水箱模型(107)和所述蒸发器模型(105)一侧。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仿真模型及仿真方法专利下载: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如有不适或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予以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热管理专利

用于等离子体划切期间的划切带热管理的冷却轴架

2017-2-22 0:00:00

热管理专利

燃料电池车辆的热管理系统

2017-3-8 0:00:00

关注热管理网公众号-热管理材料 reguanlicom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