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麒麟电池水冷板专家解读
电池散热主要方式主要有自然冷却、风冷、液冷、直冷,一共四大项,四大项就是这都是为了以电池管理系统就是主要目的:电池保持在一个合适的温度,然后达到电池模组维持一个最佳的工作状态。然后电池的热管理主要是有散热、预热还有温度均衡这个主要的一个功能...- 0
- 0
- 457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用双组分聚氨酯灌封胶应用研究
来源 | 中国胶粘剂 作者 | 应天祥,陶小乐,方康峻,李云龙 单位 | 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 摘要: 聚焦双组分聚氨酯灌封胶的应用性能,研究了双组分灌封胶混合后黏度随时间变化曲线,施胶时间、温度、胶层厚度对粘接强度的影响以及NCO/OH比例对粘接强度、硬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性能的 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组分聚氨酯灌封胶混合后黏度低,可操作时间适中,混合均匀后 30 mi…...- 0
- 0
- 394
-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内部热输运研究前沿
来源 | 物理学报 作者 | 吴成伟 1)2) 谢国锋 1)2)† 周五星 1)2)‡ 单位 | 1)湖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新能源储存与转换先进材料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原文 | DOI: 10.7498/aps.71.20211887 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特点及其内部热输运研究的意义. 介绍并总结了国内外与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固态电解质, 以及电极与电解…...- 0
- 0
- 426
-
车用动力电池系统低温充电加热方法研究
本文研究了电池系统在低温下采用液热和加热膜加热方式下的充电性能,实验表明不同加热方式电池系统的充电容量和能量接近,但温升速率、充电时间以及充电末端温差有明显差异。...- 0
- 0
- 687
-
浸没式液冷冷却的锂电池仿真
摘要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较高,且具有长循环寿命特点,因而在电动汽车储能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电池冷却技术包括空气冷却、液体冷却、相变材料冷却以及浸没式冷却,以下应用1D浸没式电池冷却瞬态仿真模型进行DOE分析。主要体现一维仿真分析在概念项目前期阶段的其建模及仿真计算的高效性,与三维计算可有效的减少建模和仿真的时间,且其准确性与三维仿真一致。 模型介绍 电池冷却技术…...- 0
- 1
- 521
-
基于浸没冷却的锂离子电池热管理性能研究
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是控制其在合理温度范围内工作的重要手段,其中浸没冷却是十分有效的锂电池热管 理方式。开展了不同绝缘冷却液和不同充放电倍率下 18650 型锂离子电池浸没冷却热管理的实验研究。详细分析了 浸没冷却对锂离子电池表面最高温度、表面温度均匀性及各项电学性能的影响。...- 0
- 0
- 406
-
宁德时代麒麟电池换热面积扩大4倍,导热性能提升50%
2022年6月23日,宁德时代举行“麒麟电池,推陈出新”第三代 CTP 技术新闻发布会,提出麒麟电池换热面积扩大四倍,导热性能提升50%,CTP3.0 电池在两块电芯的中间加水冷钣,使相邻两块电芯的热传导降低,不会出现热失控;可极大提高电池寿命,因为水冷钣具有缓冲作用....- 0
- 0
- 824
-
锂离子电池9种加热方法总结
近年来,针对电池低温加热问题,已经有大量的学者做过研究和分析。目前,低温加热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实现难度较低的外部加热方法。外部加热法的热源位于电池外部,具有较为成熟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工程经验,目前商用电动汽车大多采用这一解决方案。...- 0
- 0
- 817
-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热平衡设计与验证
动力电池是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源头,是保证车辆正常运行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车辆性能。目前,为保证充放电效率、寿命等,电动汽车所采用的电池基本上均为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热安全问题一直是阻碍电动汽车发展的一个瓶颈,电池的性能、寿命、安全性均与自身温度密切相关。...- 0
- 0
- 426
-
电池系统热管理控制策略与能耗评估研究
文章基于验证的仿真模型 进行能耗与策略评估。结果表明控制水温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导致热管理能耗的增加,控制水温存在最优解;控制流 量在一定范围内,热管理能耗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 0
- 0
- 407
-
比亚迪海豚的动力电池解析
从电芯来看,E3.0是分成两种不同的配置:● 低里程版本 是新开发的100Ah磷酸铁锂电芯,总电量为30.7kWh,系统电压为307.2V;● 高里程版本 是沿用刀片电池第一代135Ah磷酸铁锂电芯,总电量为44.9kWh,额定电压为332.8V,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均为140Wh/kg。...- 0
- 0
- 363
-
锂离子电池模组液冷散热设计
为了提高电池模组的散热效果,建立了电池模组的液冷散热模型,并且在常用的蛇形流道和并行流道的基础上对流道结构进行改进。利用 Fluent 软件仿真技术分析对比在不同结构下电池模组的散热效果...- 0
- 0
- 465
-
基于不同热管理方案的动力电池低温动力性研究
为提升动力电池低温动力性,基于 AMESim 的1D 仿真模型对不同热管理方案下动力电池目标功率的持续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动力 电池预加热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动力电池低温动力性...- 0
- 0
- 426
-
新型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及性能研究
通常在电池系统内的模组底部设置一套液冷板,液冷板通过连接管路与循环泵、热交换器、过水加热器形成一套循环加热冷却系统。当高温电池需要冷却时,启动空调系统和水泵,利用热交换器对冷却介质进行降温...- 0
- 0
- 372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