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锂电池温度场研究及优化设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王迪,电动汽车锂电池温度场研究及优化设计,关键词:纯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电池组;温度场;散热;排列;结构优化;热管理论文
电动汽车电池温度场研究及优化设计 热管理论文详情:
  • 作者:王迪
  • 导师:苏向辉
  • 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年度:2015
  • 文件类型:PDF
  • 文件大小:5407.74KB
论文摘要:
本文在总结纯电动汽车热管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锂离子电池组热管理的目标是使电池组工作在最佳温度范围20℃--40℃内且均匀,超出温度范围会使电池性能大幅度下降甚至发生安全隐患。通过准确的热电耦合模型计算电池的温度场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研究对象是国产某型纯电动汽车用锂电池,基于电池物性参数和生热原理建立电池的导热微分方程,利用中心差分法求解三维非稳态有内热源的能量方程,并运用MATLAB编写程序计算70A放电一小时后,电池外表面温度与实际测量温度不超过3℃。利用ANSYS建立电池单体热电耦合模型,模拟计算自然对流下70A放电一小时后,电池温度场与实验温差不超过2℃。从散热面、对流系数、外壳材料分析温度场的变化,三种因素的合理选择和有效组合有利于电池单体的散热,其中散热面的影响最大。以电池组单体最高温度平均值达到最低为目标函数,利用ANSYS的优化设计模块和参数化程序语言APDL对电池组单体排列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优化结果显示在1C放电至热平衡工况时,6×2的排列结构散热效果最好,使电池组的最高温由41.2℃降至31.3℃。运用此结构分析一种恶劣工况即周围空气温度40℃电池箱的散热情况,电池箱的最高温接近工作温度的上限,由此对于能持续大功率充放电的纯电动汽车,必须进行强制冷却。运用优化结构提出一个电池箱强制通风的方案,进过多次改进,最后使得在恶劣工况进气温度313K,风速15m/s条件下,电池组内最高温度被控制在55℃以下,同时保证电池温度的一致性。

电动汽车锂电池温度场研究及优化设计 论文下载:

电动汽车锂电池温度场研究及优化设计隐藏内容,请输入验证码查看
验证码:
方法: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回复“验证码”,获取验证码。
微信公众号:“热管理材料”或者“reguanlicom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如有不适或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予以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热管理论文

相变储能式电子器件散热器的瞬态性能及其优化研究

2014-1-1 0:00:00

热管理论文

车用锂电池相变材料—热管耦合散热研究

2016-1-1 0:00:00

关注热管理网公众号-热管理材料 reguanlicom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