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的热模拟及优化

武汉理工大学 余江洪,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的热模拟及优化,关键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传热;模拟;并行计算;Fluent;热管理论文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的热模拟及优化 热管理论文详情:
  • 作者:余江洪
  • 导师:肖金生
  • 来源:武汉理工大学
  • 年度:2006
  • 文件类型:CAJ
  • 文件大小:5050.57KB
论文摘要: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处理方式,具有工作温度低、无污染、无腐蚀、比功率大、启动迅速等优点,已经成为能源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但由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内部约有40%~50%的能量耗散为热能,致使电池温度上升,电解质膜脱水、收缩甚至破裂。因此,电池的冷却对电堆的性能和长期稳定工作,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主要使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来分析燃料电池冷却的问题,使用了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中的PEM模块进行模拟计算。首先介绍了燃料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描述了燃料电池及堆热模拟相关的数学模型。然后详细说明了Fluent PEM模块中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测试并分析了高性能计算机集群和Fluent PEM模块的并行效率和加速比,指出Fluent PEM模块的并行效率和加速比比HPCC低的原因是由于Fluent PEM模块并行计算时各个节点之间的通讯量过大。 探讨了电池内冷却流道的位置对膜中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却流道在槽下时比在岸下时的冷却效果要好些,但相差不大。冷却水顺流时膜中温差比逆流是要小。在采用不同的双极板和成型工艺时,可以不专门考虑冷却流道的位置问题。然后模拟计算了冷却水流速和冷却流道截面尺寸对长为300mm的单电池的冷却效果的影响。从计算模拟的结果可以看出,冷却效果随流速增加而增大,但随着流速的增加,冷却水吸热量增加量逐渐变小;冷却水进出口温差随进口温度的增加而减少,随与壁面的接触面积增加而增加;在冷却水流速在0.25~6m/s之间时,冷却水的流速对膜中温度分布的影响很小;此种电池流场设计膜中温差很小,只有约4K左右。 最后计算分析了一个60kW的电堆的热平衡问题,并通过模拟计算验证了计算结果。同时表明冷却水进口温度343.15K时电池性能比冷却水进口温度333.15K时电池性能要好,并且冷却效果能满足要求。同时确定了冷却流道的数量和形状及分布。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的热模拟及优化 论文下载: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如有不适或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予以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热管理论文

白光高亮度发光二极管(HB-LED)封装研究

2005-1-1 0:00:00

热管理论文

环路热管主芯中多过程耦合传热现象的理论模型和数值研究

2007-1-1 0:00:00

关注热管理网公众号-热管理材料 reguanlicom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