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哥烙科」芯片散热,发自内“芯”

「榕哥烙科」芯片散热,发自内“芯”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不知不觉中,

我们的生活已然被芯片包围了。

很多人手里都不止一个手机或者平板。

上班用电脑,下班有智能家电,

上下班开车,车里还有十几二十个电脑。

便捷的生活很大程度上

就来自这些包围我们的芯片。

「榕哥烙科」芯片散热,发自内“芯”

芯片性能的提升

当然也关乎我们的幸福指数。

别管几纳米的加工技术,

总之就是晶体管越做越小,越来越密,

从平房到高层呗。

这么聚集当然会提升效率,

不过也带来一个难以忽视的问题

——发热和散热。

就像人类城市每天会产生海量垃圾一样。

芯片产生的废物虽然不成形,

但一样不能忽视。

我国的许多数据中心是建在

云贵山区或者四川水电站的附近,

而微软公司2018年

直接把一个数据中心建在了海底。

就是因为给芯片散热需要耗费大量的电。

如果把数据中心建在市中心,

其中有20%的成本在买空调上面,

运营中40%的费用是空调的电费。

有预测数据显示,

我国数据中心的用电量

将会达到全国总用电量的3%,

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空调用电。

芯片散热问题,

已经让全球每年付出数百亿美元的成本。

 

戳视频,看芯片怎么散热↓

 

其实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

主要还是目前的散热方式效率太低。

咱电脑里的芯片,

可并不是一个裸露的硅晶圆,

而是经过了层层的外部封装之后

组成的一个微小系统。

以英特尔公司的桌面处理器芯片为例,

大概是10平方厘米,厚有2-3毫米。

但是其中真正工作和发热的核心,

也就是硅晶圆部分,

面积大概是几十平方毫米,

厚度只有零点几毫米。

也就是说,

在工作时候真正发热的硅晶圆部分,

已经是被芯片的封装外壳,

包裹得严严实实的。

而我们是怎么给它散热的呢?

通常是把一块金属散热片

贴在芯片的外壳上,

然后用液体流通,或者风扇吹风的方式,

给这块散热片降温,

间接地降低芯片内部的温度。

这就像是你在健身房里面练的汗流浃背,

空调却对着整个大楼的外立面吹风一样,

这散热效率可想而知。

「榕哥烙科」芯片散热,发自内“芯”

 

不过前段时间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

独辟蹊径。

他们采用了所谓微流体芯片的技术,

直接把散热的渠道设计到了芯片里面。

具体来说,就是在芯片的衬底层,

通过精细的工艺,

加工出了一套复杂而精密的管道系统,

这些管子的直径只有微米量级喔。

这样芯片在工作的同时,

它下面的管道层里面会持续有细微的水流进出,

通过这种方式在芯片发热的源头,

直接把热量带走。

有点像人的毛细血管散热,

这样彻底解决了以往

给芯片散热“隔靴搔痒”的问题。

研究人员用这种技术成功地

将一块手机充电器里常见的

氮化镓功率芯片的温度变化

控制在了60℃以内。

而如果没有这套散热系统,

这块芯片很可能会变成一块“电烙铁”。

「榕哥烙科」芯片散热,发自内“芯”

 

这套液体冷却系统的散热能力

可以达到惊人的1700瓦每平方厘米。

什么概念呢?

火箭发动机喷嘴发热功率

大概也只有1千瓦每平方厘米。

不知道有一天会不会有猛人

穿着这种散热服站在火箭发射架下头。

 

「榕哥烙科」芯片散热,发自内“芯”

总之,我们的生活在一点点变好。

榕哥还是那句话,

发展带来的问题,就让发展去解决吧。

别回头,也用不着回头。

「榕哥烙科」芯片散热,发自内“芯”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行发布,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如有不适或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予以删除。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热管理资讯热管理技术

什么是5G边缘计算?

2021-5-6 20:43:49

热管理技术

高分子热分析技术方法概述

2021-9-24 9:41:31

关注热管理网公众号-热管理材料 reguanlicom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