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科技制造巨头富士康(鸿海精密工业)正加速推进其在美国的人工智能服务器制造布局。据知情人士透露,这家长期为英伟达(NVDA.US)、苹果(AAPL.US)等美国科技企业提供代工服务的公司,已正式签署协议以3.7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其位于俄亥俄州的电动汽车工厂,并计划将部分收益再投资于在美国发展人工智能服务器制造业务。
此次战略调整正值美国科技行业掀起人工智能基建热潮。微软(MSFT.US)、Meta(META.US)等企业已宣布未来数年将投入数千亿美元布局相关领域,而美国政府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支持半导体制造,持续推动高端制造业回流。资本市场对此消息反应积极,英伟达与苹果股价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反映出投资者对人工智能产业链本土化的乐观预期。
富士康此前就已通过子公司鸿佰宣布与英伟达合作开发基于Blackwell架构的AI服务器,该服务器采用液冷技术优化散热,并表示将深化三大智慧平台技术整合。
值得关注的是,富士康正测试人形机器人技术,未来或应用于AI服务器生产,报道称其可能成为全球首批采用此类技术的企业之一。
分析认为,富士康此次业务转型既契合美国重构科技供应链的战略需求,也顺应了全球算力基础设施升级的市场趋势。通过将电动汽车领域的资产变现,转而投资高附加值的人工智能硬件制造,这家代工龙头正试图在美中科技博弈背景下,构建更具抗风险能力的全球化生产网络。








GB200NVL72液冷机架系统,采用冷板式结构,机架具备风液混合、液冷等结构。
鸿佰开发的 AI 数据中心液冷解决方案 GB200 NVL72 配备72 个高性能Blackwellll GPU 和 36 个 Grace CPU,通过第五代 NVLink 互联技术实现单一大规模GPU串联,显著提高了大语言模型的推理速度。

软银、ZutaCore和富士康,全球首个采用ZutaCore两相液体直接冷却(DLC)技术的AI服务器机架解决方案,并成功将其应用于NVIDIA H200 GPU。
采用的两相直接液冷技术可直接冷却服务器中的芯片组(如CPU、GPU和内存等),通过冷板(Cold Plate) 与这些发热源接触,并利用特殊绝缘传热(介电)液进行冷却。该绝缘液体沸点较低,在冷板内循环,并在遇热时从液态变为气态,吸收热量,从而实现高效冷却。随后,气体冷凝回液态,完成冷却循环。
结语:富士康目前已经布局完成液冷机柜散热四大件组件全面自主研发,冷板模组,UQD,Manifold, CDU。同时进入到了英伟达的MGX液冷组件供应链,富士康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OEM厂商,在伺服器生产占据全球百分之40的市场份额,是辉达,微软等AI伺服器,CSP厂商最大的OEM供应商,也是全球液冷技术最大的直接采购方之一。